在诗人波多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原本被世人所摒弃的恶,变成了兼具美和邪恶的双刃剑。而对一部分臭名昭著的毒品而言,它们的发展也是如此:原本被化学家所发明,用于解除病痛的药物,却在无意之间被瘾君子所滥用,进而成为了毒品。化学之美和人性之恶相互交织,一朵朵“恶之花”就此绽放。
失败的复制品——海洛因
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在对传统药物柳树皮的主要成分水杨酸进行研究时,偶然合成了一种药效和耐受性更为优秀的新化合物——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司匹林。受这一事件的鼓舞,11天后,霍夫曼再次用同样方法对吗啡进行加工。他本想合成镇痛止咳药可待因,但事与愿违,他得到了二乙酰吗啡。动物试验表明,这种化合物有望成为代替吗啡的全新镇痛药,且“不具有”强烈的成瘾性。拜耳公司随即上市了二乙酰吗啡,
并给它起了个梦幻般的名字“海洛因(Heroin)”(源自德文“英雄”一词)。
海洛因强大的镇痛和止咳效应,较少的副作用,以及“不会成瘾”的特性,都使得它成为了市场的宠儿,拜耳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由于当时还没有相关管制法案,海洛因可以非常轻易地被所有人——包括瘾君子获得。苦于吗啡药力不够“强劲”的瘾君子们,很快地把目光投向了海洛因。相对于口服而言,瘾君子常用的注射和吸入都会让它带来的快感、成瘾性和毒性翻倍。
海洛因的成瘾很快变成了席卷全球的社会问题,也直接推动了多个国家毒品相关管制法律的出台。现在,海洛因在几乎所有国家被列为最严格的管制药物,除少部分国家以外,海洛因已经被禁止在临床上应用,但想解决它带来的社会问题,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尽的虚幻——LSD
自古以来,人们对迷幻和精神快感的追求从未间断。南美土著的古柯叶,北美传统的仙人球,都曾经是风靡一时的快乐源泉。而这个故事的主角——LSD(麦角酰二乙胺),则以“迷幻之王”的形象在无数年轻人之间疯狂流行,甚至成为了欧美“嬉皮士”运动的代表之一。
1938年某个平凡的一天,就职于山德士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正打算利用麦角酸(发霉黑麦中的一种成分)来合成新的偏头痛治疗药物。他在合成了一种代号为LSD-25(这是他合成的第25个类似分子)的物质之后,很快又因为其不具有药效而放弃研究。五年之后的1943年4月16日,他再次拿出了LSD进行研究,但不慎将少许粉末弄到了手指上,几分钟后出现的景象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被完全打乱,想象力突然异常丰富,眼前出现各种奇幻的影像,听到的声音也变得飘渺起来。几个小时之后,他从这一状态中恢复过来,随即意识到正在研究的这一分子,极有可能具有强大的精神效应。
三天之后,霍夫曼斗胆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口服250微克的LSD。在骑车下班回家的路上,他再次陷入了幻想世界之中,并在朋友面前做出了种种惊人举动,但第二天又恢复到了正常状态——这次经历就是十分有名的“LSD之旅(Acid Trip)”。随后的一段时间,LSD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美国情报部门使用LSD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一“奇幻”的药物也因此得以流入民间,成为年轻人乃至“嬉皮士”的宠儿。不过,LSD强大的致幻效应会使服用者失去对周围事物的正常感知,从而酿成了不少惨剧:有人因无法辨认方向坠楼,也有人因失去感知能力而死于本可逃生的火灾,或坠入浅水中溺亡。基于这一原因,20世纪70年代起,LSD被各国作为管制物质严加管理,但通过黑市售卖的现象仍屡禁不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卡西酮
素有“东方树叶”美誉的茶叶,靠着其独特的风味和提神醒脑的功效而成为了风靡欧亚的饮品。而发源于中东各国、在民间颇有知名度的阿拉伯茶,非但没有像茶叶一般名扬海外,反而却被各国作为毒品严加管制。截然相反的待遇,只因它们之中至关重要的物质截然不同。
从13世纪开始,阿拉伯人便对阿拉伯茶情有独钟。他们经常咀嚼阿拉伯茶的嫩芽和叶,以抵抗饥饿和疲劳,有时还将咀嚼阿拉伯茶看做重要的社交礼仪。后来,阿拉伯茶的“神奇”功效流传到了更多的中东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劳动者用它驱逐连日劳作的疲惫,彻夜苦读的学生也会用它来提神醒脑。终于有一天,阿拉伯茶的秘密传到了大洋彼岸,吸引了一些化学家和医学家的注意。20世纪20年代,他们成功合成了阿拉伯茶的主要成分——卡西酮。医学家本想让卡西酮为医学所用,不过他们在仔细研究后发现,卡西酮的药效太过强烈,没有临床应用价值,卡西酮随即成为了医学的“弃儿”。
几十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当瘾君子对海洛因、LSD和冰毒感到厌倦之时,卡西酮家族走入了一些以制毒为生的“地下化学工作者”的视野。他们挑选出这一家族中效果强劲的甲卡西酮,开始以“喵喵”或“浴盐”的名字贩卖。由于当时甲卡西酮没有被列入管制范围,加之“浴盐”这一名称十分隐蔽,曾经受到不少瘾君子的追捧。至于甲卡西酮的危害,瘾君子不会在乎,“地下化学工作者”们自然更不会在乎。
但好景不长,甲卡西酮很快被缉毒工作者发现,并被列为管制药物。然而,被卡西酮家族所带来的巨大“财富”所吸引的“地下化学工作者”已经为之痴狂:他们不断对卡西酮进行化学加工,生成全新的化学物质(俗称“狡诈药”)以规避管制。时至今日,缉毒部门仍然未能封禁所有卡西酮家族“成员”,这类药物依旧在黑市或合法市场上以“浴盐”的名义流行,影响也更为恶劣:前段时间震惊世界的美国“食脸男”案件,罪犯当时的举动就是受到了卡西酮类物质的影响。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