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关“亚洲鲤鱼”的报道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一些报道称,在美国一些河道内,“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有时候从水中跳起的“亚洲鲤鱼”还造成了人身伤害事故,以至于政府不得不拨款和采取措施来控制这些“亚洲鲤鱼”的数量。众多围观的吃货们纷纷表示“派我去!”
那么,这些所谓的“亚洲鲤鱼”到底是何方神圣,从而让美国政府如临大敌呢?
从网上流传的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亚洲鲤鱼”头大色白,眼睛小,而且位于头部偏下的位置。其实,这并不是鲤鱼,而是鲢鱼。不过,鲤鱼和鲢鱼,同属于鲤形目鲤科大家族,在英语中,这些包括鲢鱼、鲤鱼,以及它们的亲戚鳙鱼(也称大头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鲤科鱼类,都被统称为“carp”,而由于它们原产地大多都在亚洲,因此就被俗称为“Asian carp”。然后这个词出口转内销,就被翻译成了“亚洲鲤鱼”。
由此分析,报道所说的“亚洲鲤鱼”,指的绝大多数是鲢鱼,也包括少量鳙鱼。和大家通常想象的不同,虽说“鲤鱼跳龙门”,但是鲢鱼的跳跃能力,能让鲤鱼相形见绌。鲢鱼在受到水中噪音或扰动等刺激时,会急速游动并跃出水面,高度可达3-4米,皆由此来逃避敌害。这样高的高度,再加上鲢鱼通常2-3公斤的体重,这对于游船、快艇上的游客来说,无异于一颗炮弹。和跳跃中的鲢鱼相撞,轻则被锐利的鱼鳍划伤胳膊、脸,重则鼻骨骨折,甚至有被撞落溺水的危险。
不过,鲢鱼们的危险性不仅仅是对游客的人身威胁,它们对当地生态的潜在影响也不可小视。鲢鱼繁殖速度很快,2-3年即可达到性成熟,每次产卵量20-160万粒,在适宜的条件下很快能扩增为较大的群体。并且,鲢鱼主要以滤食水面上层的浮游生物为食,方便易得。由于鲢鱼生长快,食量也大,据测算每天滤食的浮游生物重量可达其体重的2倍以上。而如此大的食量,加上数量极大的种群,对于当地的土著水生生物,尤其是发育较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土著鱼类幼体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有研究者认为,鲢鱼在美国一些水域的过渡繁殖,会造成食物链结构的改变,从而威胁土著物种的生存,严重危害当地淡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竞争对于当地物种来说是推动其进化的动力。
那么,美国泛滥的鲢鱼种群,是如何来到漂洋过海并扩散开来的呢?事实上,鲢鱼在我国拥有上千年的饲养历史,和青鱼、草鱼、鳙鱼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家鱼”。由于鲢鱼能够大量清除水体上层的浮游生物尤其是藻类,因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水产养殖者为控制鱼池中泛滥的藻类,从中国和亚洲等地引进了鲢鱼,作为鱼池“清理者”进行混养。然而到了90年代,当地的洪水淹没了鱼池,使得很多鲢鱼从鱼池逃逸,进入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借由天敌缺失、生长快等特性,在当地建立了群落,并且,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鲢鱼群落还在逐年向北扩散,到今日已经到达了五大湖的边缘地带。
为了防止鲢鱼等进入五大湖水域造成更大的生态威胁,美国政府使用了诸如筑坝、电网甚至下毒等方式对鲢鱼种群进行控制。但从目前效果来看,这些做法只能减缓,但无法有效阻止鲢鱼进一步向北扩散。因此美国政府也动员民众力量对鲢鱼进行控制,方法包括鼓励垂钓、捕捞以及食用。对于我国民众来说,可以采用红烧、水煮、香煎等方式烹调鲢鱼,而鲢鱼的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代替鳙鱼来制作剁椒鱼头、鱼头汤等菜肴。不过对于美国民众来说,鲢鱼肌间刺较多,影响食用感受,并且当地也没有食用鲢鱼的传统。因此,要让美国民众学会用鲢鱼制作美食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而通过食用方式控制鲢鱼数量的效果,还需要拭目以待。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