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一生中难免都要做出些重大决策。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思考习惯。
在了解基本资料或自己尽可能搜集到的基本资料后,面对难题,有人喜欢闭目沉思,有人则喜欢一边踱步一边思考。但近年来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展告诉我们,在已经尽可能地充分了解了错综复杂的资料后,你需要让大脑进入某种无意识状态,简单地说,就是暂时忘记它,去做一些别的简单而不相关的事情,比如去玩玩最近非常热门的小游戏flappy bird。然后,你的大脑最终会给出“最佳”方案。
无意识一词,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创,自从他与弗洛伊德在梦该如何解析一事上决裂之后,他所创造的这个词汇,经历数十年的时间,已经广为流传。但多年来并无任何特别的科学上的证据。但随着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如今该领域的众多科学家认为,特定的无意识状态——并不需要进入神秘莫测的梦境——很可能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虽然,这方面的研究,未见得符合荣格的确切原意。
回顾科学史,人们尤其对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的圆环结构一事津津乐道,据凯库勒自述,他昼夜思考苯的结构而不得的时候,在马车中打盹时梦见一条蛇正在吞自己的尾巴,醒来后,他恍然大悟,这就应该是苯的结构的暗示。事实上,多年来,许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不同的场合或多或少谈到过自己那非同寻常的奇思妙想是如何偶然间涌现到脑海中的。
当然,这里并非宣扬无所事事就能在任何领域提出重大创新思想,或不深入了解基本资料就胡乱做出重大决策。正如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的一句名言——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当今的一些简单研究,也同样如此。
2006年,荷兰心理学家雅普·狄克斯特霍伊斯(Ap Dijksterhuis)做了一个实验,他发给志愿者们一张关于各类型汽车特性的清单,让他们随后对这些汽车的质量进行评估。不过,在做出最终决定前,狄克斯特霍伊斯将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要求他们花四分钟的时间,回忆刚才所了解到的信息,另一组则干些无关紧要的简单的小事情。最终他发现,那些被要求将注意力转移的小组给出的评估更接近真实情况。类似的心理学实验不少,但此前人们一直不知道这个反复重现的情况的原因。
如今,伴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思考的确可分为两个层次,有意识思考和无意识思考时,它们所涉及的脑区大有差别,几乎是毫不重叠的。一个是我们能自我感知的思维,另一个则是“隐藏”在无意识或潜意识层次。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我们的大脑是多核心CPU,并且当然是个多任务系统,它掌控着全身,此前科学家多认为,复杂的理性问题由有意识的层面复杂处理。但现在看来,即便是复杂的理性决策,也同样涉及到大脑的无意识模块。由意识前台输入资料,然后在后台解决,当答案出现的时候,它有时候会弹出一个窗口来告诉你!当然,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一旦发生,当事者很难忘记。正如,诗词名句中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就现实而言,心理学家们的建议是,在详细了解基本情况后,准备做出最终决断前,再给大脑一点无意识的思考时间。你需要暂时忘记问题,去做一些简单但吸引注意力的毫不相干的小事情,比如文首所提到的flappy bird,然后再回头来做出最终决断,至少对大多数参与实验者来说,这时候的决断明显更优。(作者:三思逍遥,健康中国人网副总编、科普作者)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