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堵塞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现阶段,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性“城市病”,各国每年因交通拥堵蒙受的损失十分惨重:中国15座城市每天共损失10亿元,美国年损失680亿美元,英国年损失约43亿英镑,荷兰6年前年损失已经达30亿欧元。最近,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交通拥堵让北京市年损失1056亿元,相当于北京GDP的7.5%。倘若平摊到每辆机动车上,每年每辆车的平均经济损失达21957元。

【交通拥堵最早何时出现?】

交通拥堵和管理并不是新话题。1868年英国伦敦出现第一盏交通灯;大约一个世纪之前机动车开始量产。大量出现的机动车革新了陆路交通,也带来了前所未见的交通大拥堵。实际上,早在古罗马时代的庞贝城,交通管理就已经出现了。

【北京每日人均次延误66分钟】

一项评估报告显示,由于交通拥堵,2010年北京市居民出行受影响的人数平均每天达1381.8万人次,平均每日每人次延误66分钟,根据当年北京市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由此造成的时间价值损失每天高达32386.2万元;每年工作日天数按250日计算,每日8小时,则每年时间价值损失高达809.7亿元。此外,因堵车,汽车行驶时间增加,必然造成燃料的额外消耗;缓慢运行时,驾驶员还需频繁启停车辆,更加剧了燃料的消耗。每年仅在燃料一项上北京市就浪费了722.9万升,平均每辆车每月仅燃油损失就达348.4元。

【交通拥堵带来环境问题】

交通拥堵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交通噪声等。评估结果显示,北京由于拥堵每日多排放二氧化碳1.67万吨,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9.5吨。北京每年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额外生态环境污染损失为45.2亿元,这还不包括目前很多尚不能量化的损失,如加剧热岛效应、废弃物污染和对沿线自然生态影响等。

【莫名其妙的“堵车现象”】

十几年前,研究人员就提出,本来通畅的道路上会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拥堵,而拥堵的传播是以“激波”的形式进行的。2008年,一组日本物理学家在实验场上重现了车流中的激波。研究人员让22辆汽车均匀间隔,在一条230米长的单车道环路上行驶,并且告诉司机以30千米的时速驾驶。起初,车辆之间相安无事,行驶通畅。但没过多久,车辆之间的距离就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车“挤压”在一起,道路上车的密度变得不再均匀。随着时间的推进,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有几辆车一度几乎停了下来。前面的车一旦停下,后面的车也跟随停下。这种车辆密度的变化沿行驶方向的反方向传播,形成了所谓的“激波”。

实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辆车难以察觉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一场显著拥堵。实验测量出来的激波传播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

这个实验向人们解释了为什么开车时遇到拥堵,常常以为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当驶离拥堵路段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最初可能仅仅是因为某辆车减速或者改道,便形成了向后传播的激波。随后即便始作俑者早已绝尘而去,激波却还在传播,因而后面的车辆会莫名其妙地遭遇堵车。

【交通拥堵是世界难题】

近年来,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投入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之中,其中包括了数学、物理学和工程方面的专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了许多种数学模型,但至今尚未找到公认的建立模型过程中的首要法则。

【北京和墨西哥是世界拥堵最为严重的城市】

北京和墨西哥城的交通拥堵状况在世界上最为严重,交通状况已经严重危害到居民的健康、生产以及生活。 IBM的一个名为通勤痛苦研究的项目对全球20个城市的8192驾驶人员进行了访问。 IBM设定的通勤痛苦指数总分为100分,北京和墨西哥城都得了99分,紧随其后的是约翰内斯堡、莫斯科和新德里。斯德哥尔摩的通勤痛苦指数最低,仅为15,斯德哥尔摩、墨尔本和休斯顿的道路交通状况最为乐观。

【世界各国采取措施应对拥堵】

除了我国,世界各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交通拥堵。如英国伦敦收取拥堵费;新加坡鼓励市民自愿限号,同时给予减免税费奖励,并以拍卖方式获得10年“拥车证”;香港通过立法为车辆设置了较高的首次登记税,首次登记税以车辆应税价值为基数,税率根据车价递增且政府会随着城市交通状况适时调整;日本东京通过立法规定,车主在购买汽车前,必须由车主居住地警察署出具拥有固定停车位(买、租均可)证明。(作者: 罗茜 )

  • 发表于 2014-05-10 00:00
  • 阅读 ( 583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