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不光要频繁上厕所,大便还不成形,有的和水一样。腹泻的同时大多伴随着腹胀、腹痛。一般印象会把便秘和腹泻当成一对反义词,有些治疗腹泻的药物确实会产生便秘的副作用。但印象并不等于科学,腹泻和便秘的病因、发生机制和处理不是一对阴阳关系能够解释清楚的。腹泻比便秘要复杂得多。
腹泻首先是大便里水分的增多。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六型(粗边蓬松块,糊状大便)和七型(水状,无固体块(完全液体))就是腹泻。腹泻如果只有几天到两周,是急性腹泻,如果超过四周,就是慢性腹泻。
原因最简单的腹泻可能只有物理反应,肠腔水分多少也受渗透压的影响。如果肠腔内突然增加了许多无法吸收的小分子,渗透压增高,就会吸引粘膜的水分进入肠腔。这种腹泻叫做渗透性腹泻。这种腹泻一般和摄入某种不易消化的物质有关,比如乳糖不耐受病人喝牛奶,牛奶里的乳糖不能被分解,到达结肠就会产生渗透性腹泻。避免进食相关的食物,症状会很快消失。肠粘膜也不会有损害,不会留下后遗症。
除了渗透性腹泻,还有渗出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尽管渗出和渗透只有一字之差,渗出却是在损害的基础上发生,有的只是白细胞高度警惕,变成各种炎性细胞,分泌很多促进炎症的成分;有的则会发生上皮细胞的大片脱落。脱落的越来越多,肉眼可见,就会形成糜烂和溃疡。
分泌性腹泻不是被动的漏出水分,还会主动的将水分向肠腔内排出,比如霍乱菌释放的毒素,会启动上皮细胞的分泌机制,上皮细胞就会不管死活的向外分泌水和电解质,人脱水了也不停。如果是急性的,一般都和某种病菌有关,大部分人不用治疗也会好转,没有后遗症。有少数人病菌流连忘返,炎症转为慢性。而慢性的当中,又有不少人找不到病原菌,这些人可能是特殊的炎症性肠病,不进行治疗肠道内的溃疡和糜烂往往难以愈合,治疗好转以后大多会复发。
还有的腹泻与渗透压无关,也没有炎症,而是因为肠道蠕动实在太快,水分来不及吸收就被排了出去。这种腹泻叫做动力性腹泻。可以是急性的,比如惊吓过度的时候拉裤子;也可以是慢性的,所谓“懒驴上磨屎尿多”是也。
要治疗腹泻,首先应该明确那些腹泻需要处理,那些腹泻不需要处理。一般来说,急性腹泻和感冒一样,大多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一般会自愈。只有发生了明显的腹痛、便血、脱水、发热时才需要处理,其他情况下,大多两天左右痊愈。最常见的需要处理的腹泻原因是胃肠道感染,如果是同一段时间内许多人出现腹泻,还要考虑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的可能。
简单来说,腹泻的治疗大多是针对某些疾病的,随着疾病的痊愈,腹泻自然会消失。单纯的止泻药一般没有必要使用。与便秘治疗药物不同,单纯的止泻药种类比较少,大体有三种:吸附水分、抑制分泌、抑制蠕动。这些药物很多都是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方便买到。一般只能短期使用,腹泻停止就停药。
(答案整理自 健康中国人网 的搜狐博客)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