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却流不出当年泪光。”近乡情怯,这个让人念念不忘的话题,触动的是离乡之人质朴内心的哪汪泪泉呢?
唐诗有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清诗又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日,“故乡”在我们的心里面的定义始终是美好的。因为美好,所以不忍破碎它的美,所谓“距离产生美”,大抵缘于此。“情怯”之路,情非得已,当我们徘徊在对家的思念与不忍回归的岔路口,内心其实在上演着一出自导自演的好戏:该不该下车?该不该回家?该不该叫上久未联系的老友聚一下?…………算了吧,他们还会记得我么?肯定不会了,家里又没人,母校老师忙着呢吧,那些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在被哪个大宅的主人调戏着吧?额……我还是路过好了。
【“怯”之何起?始于不安矣】
我们大都体验过:当我们去到了幼时向往的胜地,或者见到了一直崇拜的偶像,会显得迷茫、羞怯、无所适从;得知了一直在追的动漫或剧集将要完结,会感觉些许“心塞”,仿佛生活少了一部分……别急,别急着被内心的“安全感”所击垮。
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触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安全感”缺失这回事,便是心理学中“退行”的表现。
退行是一种被自我用来防止焦虑的防御机制。这种焦虑使人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即那种要求很少和相对安全的行为阶段。通常,当第二个孩子来到一个家庭,大孩子将退行,用早期的说话方式,想要奶瓶甚至尿床。成人也可能会退行。想一想,一个男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机”,他害怕变老而死去,为了避免与无意识恐惧相连的焦虑,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时期,变得不负责任、开赛车兜风、试着与女性约会,甚至吃儿童食品。
退行,作为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底比斯,并自我放逐。我们用一个神话中解释了“心理退行”的极端例子,俄狄浦斯的“恋母”“弑父”的重口“表现”,能否让你对俄狄浦斯最后的“放逐”行为理解些许呢?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面对平日里望穿秋水回不去的家乡时,却心生惶恐与疏离感,造成了与往日大相径庭的复杂心情。无论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自身本来就是成长环境各种综合作用下的个体。我们太容易被现实状况撞击现世安稳,我们知晓得越多,敬畏之心越重,以至于无法言说的感情、无从掩盖的热情,渐渐被早已成熟的内心包裹着,全然没有“近水楼台”的心理优势。却单单不知晓:我们已是如此努力,才得以接近这份幸运,所以我们有能力把这份“安全感”给予我们自己。
【只想保留你在我心中最初的模样】
我们陶醉于“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艳,我们也会被告知保持“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永恒,只是“真相”这件事,总会在自我与现实的每次对抗中渐渐还原。那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它的本来面目背道而驰呢?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产生影响作用,它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
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
可是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的“永动机”,当“第一印象效应”的大幕徐徐落下,当维持“热情”运作的“新鲜感”逐渐消失,身边太多人被冷藏在别人“三分钟热度”情感的保鲜期里,过了这个坎儿,说“天壤之别”也不为过,仿佛两条相交的直线,只在某个点上有交集,过后就永不再回头。
我们的家乡,说到底,仍是我们心底浸染的那最初的躯壳,包裹我们成长的避风港湾。若当你跨上疾驶列车,一心分于异地与故乡,便总有解不开的怯意、逃离的思绪萦绕在心头。问之为何,答曰“不忍”。不忍面对家乡旧貌不再,不忍听闻乡友都已离开……更不忍的,还是古旧时光的流逝,驻颜青春的消失……一曲新词酒一杯,只是这杯酒,我希望它还是儿时浓醇的味道。
【越接近你,越想远离你】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回家的日子越近,原来的憧憬反而消失不见了,心里会越发感到惶恐。这其实是一种“接近远离”心理在作祟。
所谓“接近远离现象”,是指人们在某一事物接近的过程中,当接近度相当高的时候,人们反而会产生一种想远离这一事物的心理倾向。高考将至,考生也往往有这种心情,寒窗苦读十年一搏,复习了很久只为这一天。但当高考日期越来越近,却有一种逃避的心理,希望高考能再往后拖几天,或者想是否能躲掉这次考试。而事实上考生心里很清楚,这纯粹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于是,这种原有接近状态与心理上突然产生的远离现象便发生冲突,导致心烦意乱、情绪不稳。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人的生理、心理机制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一旦出现这现象,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否则容易造成收获与付出成反比的状态,得不偿失。
物理学上有个离心力的概念,就是说旋转运动中的物体会沿着一种叫做切线的方向脱离运动中心的引力。应该说,旋转运动的越激烈,这种离心现象越接近现实。数学上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们对二次抛物线并不陌生,当它从出发地无限接近坐标轴直线的时候,却偏偏在无限的最接近处,开始无限地偏离。
遥想项羽当年“乌江自刎”,宁死不肯过江东,一幕活生生的“成王败寇”,在面对故乡烟雨时却显得如此悲壮,引得后人唏嘘长叹。莫非他不想回乡吗?当然不是。只是功未成名为就,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已。他懂得“欲擒故纵”的道理,他只是选择了逃离,他只是对故乡充满了感激,却无以回馈备至的情谊。
【现代关系社会背景下人情压力的选择】
逢年过节回家,仿佛要给家里人交一份完整的“人生报告”,收入、感情、婚姻、前程……最好是一切如意。可攀比吹起的是美丽的泡沫,而现实往往比较“骨感”。
对于在外辛苦拼搏一年却积蓄有限的“房奴”“车奴”来说,过年要撑起面子来不容易。除孝敬父母外,亲朋好友结婚以及同学聚会的份子钱,散给小辈的压岁钱……加起来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不小心几个月的薪水就没了。二是压力大。节日是美好的,但并非每个人都那么一帆风顺。工作业绩不理想,该结婚的没对象,结了婚的生活不幸福,总有一些想要遮掩的不如意要被亲朋“问责”,让人如坐针毡,心生厌倦。
“常回家看看,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为节日减负,过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温馨亲情的假期日益成为人们的愿望。所以,让过节回归“团圆”,过滤掉被世俗生活赋予的“杂质”,不自卑、不攀比;不埋怨、不丧气;不懊恼、不害怕,只是简单地与家人团聚,轻轻松松回家过节。(作者:小炫)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