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新华视点在内的国内媒体在热传一份据说是转引自英国《卫报》等“外媒”的报道:称“最新研究证实手机与脑癌有关”。
《卫报》和《每日电讯》等媒体的确发布过该相关内容的报道,5月13日《卫报》的标题是:“Intensive mobile phone users at higher risk ofbrain cancers”(频繁使用手机用户患脑癌的风险较高),传到国内却成了手机与脑癌相关性得到“证实”。
“外媒”的报道是基于5月9号发表在《职业和环境医学杂志》上的一份来自法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报告,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份怎样的研究报告呢?
【来自法国的研究报告】
这份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包含法国4个不同地区医学中心在2004年到2006年间确诊的447例成年脑肿瘤患者(其中253胶质瘤,脑膜瘤194),并匹配上年龄、职业、地区和环境相似的892名非脑瘤居民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问卷形式采集这些人使用手机的情况。结果,研究人员观察到经常使用移动电话(每周至少一次使用手机,并连续六个月或以上)与脑瘤之间没有关联(胶质瘤的相对危险性OR =1.24,脑膜瘤OR =0.90)。但是,当以终身累计使用手机时间作为考量指标时,发现频繁使用手机与脑肿瘤间存在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896小时,脑胶质瘤OR =2.89;脑膜瘤OR=2.57),而与胶质瘤相关指标又转换成了通话次数(≥18360电话,OR =2.10)。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胶质瘤、颞部肿瘤、职业和城市手机用户具有相对高风险。
【对研究报告的分析】
且不论这个“结论”有点不伦不类,我们先来看看有多少人达到研究中“频繁”(终生累计≥896小时)使用手机的标准呢?仅仅只有37个病例和31名对照,而研究结论是指神经胶质瘤与“频繁”使用手机相关,那么样本就变成了区区29例和22名对照。
我们知道,统计学上样本数量越少,统计结果出现偏差的几率越大。对于本研究这种回顾性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29例根本不足以得出任何结论。
本研究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样本选择上,病例组是已经确定诊断的患者,而对照组是随机匹配的居民,肿瘤的发生原因是多因素性的,这种回顾性研究很难除外混杂因素的影响。样本选择上这种偏倚在历史上曾经造成了很多“乌龙性”研究报告,比如198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咖啡与胰腺癌相关性的研究报告,就一度造成咖啡爱好者和制造商的恐慌和抗议,并且被随后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所推翻。
虽然,象手机辐射与肿瘤关系这类研究不可能进行双盲对照研究,但是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组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能除外更对的混杂因素,避免象本研究样本选择上的偏倚。所幸,英国正在进行中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已经招募到超过29000名的志愿者参与,关于手机电磁辐射和肿瘤之间确切的关联性最终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继续期待,但是绝对不要轻信根据没有经过严格设计、样本数量少的这类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理论和权威机构观点】
病因性研究除了流行病学方法外,原理性基础研究才能揭示事情的本质。理论上,手机射频辐射属于低频低能非电离电磁辐射,就是其所含有能量不足以引起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电子脱离其固有轨道从而形成离子对,其生物效应充其量也就是一种热效应,而手机在待机状态下甚至不足以产生热效应。
在过去的20年内,世界各国科学家对手机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进行大量研究,虽然也有少数研究认为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包括可能导致肿瘤的可能性,而其中与脑肿瘤相关性争论最大。但是,更多的研究证据认为,手机射频辐射对人类健康不构成任何危害。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谈辐射色变”,根本原因在于“核恐惧”和“电离辐射恐惧”,提到辐射似乎就仅仅意味着“核辐射”和“电离辐射”。下图所示为不同种类电磁辐射的波长、频率和能量,高频段的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可以引起DNA破坏具有致畸和致癌作用,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紫外线也可以导致DNA破坏,具有致癌效应,正是由于日光中紫外线可以导致皮肤癌,国际上权威机构才警告民众注意防晒。
而可见光、红外线和包括手机在内的无线电通讯使用的射频属于低频、低能电磁辐射,有研究证据支持的生物学效应仅有热效应,聚焦的微波效应可以引起组织坏死甚至碳化,但是手机射频在长时间通话状态下才能在机体上产生人可以感觉到的热效应(就是发热),短时间通话和待机状态下,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效应。
同样的,包括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也可以产生电磁辐射,这些辐射对身体同样不会产生任何危害性效应。
除非目前被科学界公认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理论被改写,低能、低频电磁辐射导致危害性效应仅仅是一种杞人忧天式的恐慌,象手机射频辐射导致癌症的研究事实上只能浪费资源的徒劳。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