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后,《华盛顿邮报》曾用大标题“勤奋的学生称霸全球性考试”来表达对亚洲学生考试能力的惊叹,同时这也是中国学生第二次获得该项目的全科第一,至于米国的青少年们,早就不知道被甩到几条街之后了。
一方面是出国的热潮依旧汹涌,一方面却是中国学霸让美国堪忧,我们不禁想问,中西方学生的差异到底在哪里?难道真的只是如《华盛顿邮报》所总结的那样不过“勤奋”两字?
一、勤奋必不可少,但勤奋不分国界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其《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这便是现今广为流传的“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花费一万个小时,若按照每天八小时,一周五天算,那就是五年。
《明朝那些事》让当年明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我们都被他的文字所折服,却鲜少有人关注过他11岁前已读过7遍《上下五千年》,而后15年更是通读各类明朝史料6000多万余字,中国人讲究厚积而薄发,大抵就是这个意思。经常会有人抱怨“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何不见成效?”最好的回复是一句诞生于网络的箴言,“你的努力还未达到拼天赋的程度,仅此而已。”
曾经一篇名为《哈佛凌晨四点半》的文章在各大论坛疯传,让我们唏嘘感慨,自叹不如,虽然很快被辟谣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但也足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勤奋并不是中国人的特色,哈佛浩瀚如烟的图书馆藏,令人发省的校训都是千真万确的。成功的道路少不了勤奋的汗水,这道理人人都明白,谦逊的中国人总是用“无他,唯手熟尔”来表达自己成就的微不足道,或许我们比之西方人更能吃苦,但仅此一点肯定是不够的。
二、归根溯源是文化烙印的差异
心理学家对中西方学生学习差异的研究已经开展几十年了,至今未发现明显的证据表明两类人之间存在着生理构造上的差异,因而相关的文献资料大多集中在认知风格、学习风格或学习策略等方面,而这些因素最终往往会归结到文化环境的差异上去。
学习风格的操作性定义和分类在不同的文献中也存在些许差异,但研究结果大致是相似的,以场风格为例,中国学生更倾向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而西方学生更多的则是场独立型,场依存意为着高权威,即当学生碰到疑问时,往往以权威答案为标准,相对的,场独立型学生则多会自行去寻求答案。看似当前中国推行素质教育是在鼓励场独立的发展,但事实上若放任学生自己探索确实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却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重复性的工作上,而中国学生将这部分“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刷题上,能不见效嘛?
学习策略主要来自于后天的习得,因此群体方式的差异会更加的明显。想必谁都不会陌生“三长一短选短的,三短一长选长的,实在不会就选C”,这种考试策略性的智慧恐怕在中国已经登峰造极,一方是针尖对麦芒有目标有方法的对抗,一方是打游击式的满地图瞎跑,输赢早已不再是对半开的格局了。
以上只能说是文化差异的表象,如果要归根溯源,那么我们又一次有机会傲娇地搬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了,是的,这就是历史积淀的问题。中国自古重文轻商,当然现在反过来了,但留在人们骨子里的意识还没有足够时间调整过来,确切的说,我们以为我们奉行的是当代价值观,但潜在执行的却依旧是古代价值观。“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便是自古读书人的理想,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光宗耀祖,想要流芳百世,只有一条道,那就是读书,读圣贤书,像韦小宝之异类只能存在于臆想,君不见中国人对读书执念之深岂是其他民族可以比拟的。而西方尤其是美国,相对文明时间较短,发展时真正实现了“条条大道通罗马”,各行各业都有一展前途的机会,才会形成对教育开放自由的风气。
三、学霸的养成无外乎就这么几点
如果用系统的方式去思考,无外乎是上述的基因和环境两点。优生学的概念便是鼓吹基因对智力的影响,但高尔顿已经被批的体无完肤,到如今也没有统计和逻辑推理作为数据的支撑。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放出豪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华生无疑完全否定了基因对于人的影响。
那么,基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研究两者关系的最好范式是双生子,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如果从小离散那就具备了不同的成长环境,可确定环境的作用,异卵双生子具有不同的基因但在同一环境下成长,可确定基因的作用。想法固然是很正确的,但由于两种类型的样本量完全不成对比,分离的同卵双生子样本太少,根本不足以达到统计学基本评价标准,因此学术界尚无定论,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这种状态下,但大致能够得到的结论是环境影响是大于基因影响的。
如果华生活到现在,可能那句狂言就该换成“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放到中国去接受教育,少说也能输出半打学霸”。既然当下的研究还无从去下定论,那么最保险最取巧的方式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哪边都不说死,但是为什么总是拿勤奋作为唯一的理由?在归因风格中,我们将勤奋划为外在、易变、可控的因子,因为我们不能接受学霸是天生的观念,一旦承认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不管做什么都只是徒劳,留给其他人的就只剩下绝望了。
科学的研究能够帮我们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但不能指出通往某个目标的捷径,譬如学霸之路,运用研究的成果,能够找出最适合的学习策略,能够拟定最优化的学习计划,但苦作舟,勤为帆仍必不可少。放下一步登天的幻想,抛开起起伏伏的困惑,做好八年抗战的觉悟,从最简单的坚持开始,有朝一日,学霸自然而成。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