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小编别唱了!听小骨都要粉碎性骨折了!)
哦好吧……
我们每个人都有记忆。你可能记得今天的午饭和童年的时光,但几乎没人能回忆起三四岁之前的事。
想一想,你记得你说出的第一句话吗?你记得你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吗?没有人能记得。
这个现象叫做“幼儿期健忘”(infantile amnesia)。
根据“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成年人的遗忘通常和时间呈线性关系。时间越久的事情,越容易遗忘。所谓遗忘曲线,是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的遗忘率的一种曲线。这一曲线最早由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自己的实验提出。在这一实验中,艾宾浩斯使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通过记忆这些字母组合,并在一系列时间间隔后检查遗忘率,得到了这一曲线。因此,这一曲线又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曾有人认为,“幼儿期健忘”正是由于时间太久远,所以没人记得。但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2012年,《学习与记忆》(Learning and Memory)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认为幼儿期健忘并不遵循成人的“遗忘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期健忘”只会影响“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即对事件事实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记忆,能够用语言来描述。这种记忆分为两种,自传式记忆和语义性记忆。
另一方面,幼儿期的“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arative memory)却并不会丢失。非陈述性记忆又称为程序记忆,指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的记忆,存储了关于如何做事的信息,例如骑自行车、打字、游泳等。
“幼儿期健忘”的原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性压抑说
100多年前,弗洛伊德对“幼儿期健忘”提出了第一个解释:这些记忆与性有关,且具有创伤性的本质,因此被意识的防御机制所压抑。这个观点,并不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同。但他们也无法达成一致的观点。假说和理论倒是有不少。
心理能力说
曾经有一段时间,科学家认为,婴幼儿根本没有陈述性记忆的心理能力,即,他们的大脑是不成熟的。但是2000年发表在《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专著》(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的一篇研究成果指出,两三岁的小孩可以记住和说出几个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发生的事情。这说明他们完全具备陈述性记忆的心理能力。
为什么记不住婴儿时期的事情?
语言说
还有一些科学家提出,我们早期的记忆被“阻挡”了,因为在它们形成时,我们还不会说话。人们通常认为,语言对“自传体记忆”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自传体记忆指对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而幼儿的长期记忆正是在刚开始学说话时形成的。然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语言并不是幼儿期健忘的原因,因为许多动物也表现出幼儿期健忘,动物又不会说话是吧。
新旧神经细胞更替说
另一种理论认为,幼儿期记忆的形成并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持续的大脑发育影响了记忆的存储。上个月,《科学》杂志就刊登了一篇相关的文章,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理论:海马区中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会破坏旧细胞建立的脑回路,从而从根本上抹掉幼年的记忆。他们经过动物实验发现,阻止新神经细胞生成后,小鼠对年幼时的记忆保持得更长。
对“幼儿期健忘”原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遗忘的本质,也可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
当然,婴儿时期的事情虽然想不起来,但是它却是构成我们思维能力的基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Joseph Castro;编译 via LiveScience)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