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Party上,潮水般的音乐响起,"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Party上的女主角站在烛光中心,闭上眼睛,许下了一个愿望。
"喂,你许的是什么愿望?"一旁的好事者问道。
她狡黠地笑了笑,长长的睫毛闪烁着,"不能告诉你哦,说出口的愿望就没法实现了。"
-----------------------这是文艺与科学的分界线----------------------
嗨,这个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识?你曾经也扮演过故事中的主角,拼命按捺住想要表达的欲望?因为经验告诉你——说出口的愿望就不灵了。
这是一种迷信吗?
不——
【一项心理学实验】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Peter Gollwitzer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所有的被试写下一个小目标,然后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对房内其他人宣告自己的目标,另一组被试则保密。之后,每个人都有45分钟的时间来实现他们的目标,同时被告知,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放弃。
实验结果发现,没有把目标讲出来的那一组,在45分钟之内一直都在努力,并在实验结束后坦言,似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成目标;而"讲出来"的那一组,平均33分钟之后就放弃了,在后来的访问中,他们普遍有一种"我们离目标更近了"的感觉。
这是什么缘故呢?
【大脑会把"说的"当成"做的"】
Gollwitzer认为,这个问题源于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假如别人注意到了一个人符合相关行为意图的身份时,就让这个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他似乎已经成为了他渴求的那种人。宣告我们的愿望,会使我们远离那条成就梦想的道路,然后我们就会懈怠——尽管我们什么都没做,只是说说而已。
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心理学之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有过更为详尽的解释。他提出了"替代作用"的概念。他认为,大脑会把"说的"当成"做的"。虽然通常的情况是,当你实现愿望(或达成目标)之后,才会获得满足感。但当你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别人时,他们对你的赞赏、支持,构成了一种"社会现实",从而使你的大脑产生一种已经实现的错觉,当你感受到那满足感的时候,你的动力因此降低,该做的事情就懈怠了。后续的学者相继证明了这一观点。
【别让他人成为你做事的原因】
除此之外,说出口的愿望也很容易演变为一件为了应付他人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在乡间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块儿,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等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报酬,最后无论孩子们再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那群熊孩子不乐意了,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你注意到了吗?在这个过程当中,老人巧妙地将孩子们的动机由内部转向了外部。起初,是孩子们自己喜欢吵闹,到了最后,他们却认为自己是为了老人而叫,这件事再也不是他们心甘情愿去做的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理由效应。一旦我们的动机由外部理由所支撑,那么我们行动的力量就会大为减弱。
而大声宣告我们的愿望,势必会让自己陷入别人的目光之中。他们的审视与评价都会影响到你。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一度踌躇彷徨,你的内心机制会帮你推卸责任。它小声地暗示着你,"你是为了践诺才去做这件事,这并不是你的真实意愿。"在不断的压力与不断的暗示当中,你的动机由内部转向了外部。于是,你的脚步退缩了。
【试着换一种方式】
那么,该如何做呢?
如果你无法忍住把愿望说出口的冲动,或许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将你的目标意图转换为执行意图表达出来。什么是执行意图?就是使用if…then…的思考范式,它可以作为一种自我监管的工具。比如:
"喂,你的愿望是什么?"
"我想让壹心理的注册会员破200万,所以我每天都要更新最为优质的文章,我要向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介绍壹心理,如果我怠惰了,请揍我。"
学习回顾:
1. 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说出口的愿望更容易半途而废。
2. 这源于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同时,大脑会把"说的"当成"做的",动力因此降低。
3. 此外,一旦我们的动机由外部理由所支撑,那么我们行动的力量就会大为减弱。
4.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将目标意图转换为执行意图表达出来。(作者:淡水天)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