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架马航编号MH17的777型客机在乌克兰境内坠毁,据称该客机并非机械故障而是被“击落”所致,并给出击落该机的武器猜测为俄制BUK-M1防空导弹(北约代号萨姆17灰熊),该型导弹是一种中程地对空导弹最大的射高15000米,使用雷达制导原理,70公斤破片杀伤战斗部,命中概率88%。对于像客机这样的高空低速大体型目标单发命中率可接近100%,就从数据上看山毛榉确实具备击落马航MH17的可能性,但是若深入分析便能发现,实际上所谓山毛榉击落客机并非是最理想的推断。
让我们抛开先入为主的假象,仔细分析看看最有可能击落这架民航的到底是什么。
?
这是一张网上流传的马航飞机被击中起火的图片(图片来源为电视新闻)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起火点为飞机右侧发动机起火,虽然图片不是很清楚,但是看起来其他部位并没有收到巨大破坏,而山毛榉是由地面雷达制导,攻击部位一般为雷达反射面最大的部位,从理论上讲科技机腹反射雷达波较强烈,导弹攻击应该为机身部位,能直接攻击到发动机不能说没有可能,但是相比一些专门攻击红外目标的来说概率确实不高。
相反作为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特别是格斗弹基本都以飞机发动机红外热源为目标进行制导,比起地对空导弹来说空空红外制导弹更有可能是击落这架飞机的致命武器。例如俄制R-73 7型空对空导弹为红外引导导弹,且射程较远都可在10-30公里范围内发射并攻击目标。
??
有多家媒体报道马航mh17在飞行的最后阶段并未按照预定飞行航道,而是“抄近路”走了一天新的航道,根据英国《每日邮报》分析有可能是是为了节省燃料因此飞行员擅自改变航道进入乌克兰“危险空域”飞行,按照军事常识来看,一架飞机偏离航道后,被雷达捕捉到后,军事单位首先会对其进行呼叫,并警告其以偏离航道,随后战机起飞开始迎进来犯飞机,而地面导弹拦截是在来犯飞机突破空中拦截之后才开始发射导弹拦截,如该机是被山毛榉导弹击落,显然不可能是战机拦截失败,而跳过战机拦截直接地面导弹攻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作为迎击任务,显然需要接近目标以便确认,然后获得发射指令后攻击,在这种距离显然是红外制导导弹的攻击距离。实际上在历史上前苏联也多次有战机击落民航客机的先例
例如1983年韩国大航航空客机波音747-230B误入苏联领空被苏15击落事件,还有1978年大韩航空波音707-321B在飞行从巴黎到汉城的图中误入苏联领空被苏15击落事件等,都能看出,在拦截误入领空等事件上,作为第一波迎击力量的都为战机,若马航MH17是被地面导弹击落,那空军难道在“坐视”马航飞机偏离航道吗?
综上来看相较于马航被“山毛榉”地对空导弹击落来看,更有可能是被战机发射的空空红外导弹击中,至于理由也很简单,客机偏离预定航道,在这个俄乌关系紧张,加之又有美国“911”事件先例的情况下被是视为有可能有恐怖分子劫机试图进行恐怖活动也是说得通的。
因此相对于马航被地面防空导弹“山毛榉”击落的说法,更加接近真相的或许是被某国的战机击落吧。
(作者:牛昊)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