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根本理论》重点总结一
1.中医学有两个本家儿要特点:一是整体不雅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归纳综合。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经由过程阐发、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归纳综合、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按照辨证的成果,确定响应的治疗原则和方式。
5.“同病异治”,是指统一种疾病,因为发病的时候、地域以及患者机体的反映性分歧,或处于分歧的成长阶段,所以表示的证分歧,因而治法就各别医学教|育网。
6.“异病同治”,是指分歧的疾病,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呈现了不异的证,因而就采纳统一方式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间,共同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经由过程经络纵横普遍地分布,以贯通表里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天然界彼此联系关系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两边属性的归纳综合,并含有对立同一的内在。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彼此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阐发统一事物内部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学说的根基内容包罗: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消长均衡;④阴阳的彼此转化。
10.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力乃治”。反常者,则如“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1.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2.阴阳的消长均衡:“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3. 阴阳的彼此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4.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5. 凡阴虚不克不及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本家儿,以制阳光”。
16. 凡阳虚不克不及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7.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根本理论》重点总结二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范畴,本家儿如果以五行学说的根基纪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情况的同一,从而当作为中医学理论系统的主要构成部门。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是曲,金曰从革,土爰农事”,是五行特征的经典性归纳综合。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内外面的内容必需全数服膺!)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方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堪”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堪,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堪,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连系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成无生,亦不成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禁止。即相克过分。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不异。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堪之行的反标的目的制约和禁止。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本家儿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胃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纪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纪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海说神聊等法。13.五脏的配合心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心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克不及实”。
14.本家儿血脉指心气鞭策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阐扬其营养和津润感化。
15.心脏的搏动,本家儿要依靠心气的鞭策和调控。
16.心有生血感化,即所谓“奉心化赤”感化。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本家儿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罗精力、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本家儿”、“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本家儿通明,指心脉以畅达为本家儿,心神以清明为要。
《中医根本理论》重点总结三
1. 肺本家儿气、司呼吸:包罗本家儿呼吸之气和本家儿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本家儿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紧密亲密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当作、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本家儿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感化,可以或许鞭策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分泌。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经由过程经脉而聚会于肺,经由过程肺的呼吸,进行体表里清浊气体互换,然后经由过程肺气的宣降感化,将富含清气的血液经由过程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笼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庇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感化。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本家儿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本家儿如果脾性的固摄感化。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门,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天然界清气相连系而生当作,经由过程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本家儿要表示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排泄分泌;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 肝藏血的心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本家儿升本家儿动,具有刚烈、躁急的心理特征。
12. 肝本家儿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感化。因为肝气有本家儿升发之特征,故其病机以升泄过分为多见,多表示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转变。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克不及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克不及滋”。肾阳充盛,肾阴充沛,脏腑形体官窍心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阐扬。
14. 肾本家儿水,是指肾气具有本家儿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本家儿要表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介入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感化;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感化。
15. 肾本家儿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天然界清气,连结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感化。肾的纳气功能,现实上是肾气的封藏感化在呼吸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故有 “肺为气之本家儿,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本家儿要表示在血液生当作方面的彼此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彼此协同。
17. 肺与脾的心理联系,本家儿要表示在气的生当作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心理联系,本家儿要表示在人体气机的起落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心理联系,本家儿要表示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合作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本家儿脉,肺本家儿皮,肝本家儿筋,脾本家儿肉,肾本家儿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管辖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根本理论》重点总结四
1. 六腑的配合心理功能是受哄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征,故其心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克不及满”。
2. 胆本家儿定夺,是指胆在精力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定事物、作出决议的感化。胆的定夺感化对于防御和消弭某些精力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主要的感化。
3. 胃的心理特征是本家儿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连结充沛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沛,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征。
4. 小肠的心理功能包罗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别离清浊。
5. “小肠本家儿液”、 “大肠本家儿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涵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心理特点归纳综合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心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本家儿要心理功能是本家儿宰生命活动,本家儿管精力意识和本家儿管感受活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间,因而就将脑的心理功能分属于五脏,此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紧密亲密。这是因为心本家儿神志、肝本家儿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白提出脑与精力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怀胎有关,故称“任本家儿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紧密亲密。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怙恃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当作的一种精髓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来源根基,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根基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主要感化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经由过程肾、脾、肺等脏心理活动的综合感化而生当作。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本家儿。
16. 气的功能:①鞭策与调控感化;②温煦与凉润感化;③防御感化;④固摄感化;⑤中介感化。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感化,本家儿如果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别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底子之气,储蓄积累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别名“膻中”。
19. 宗气的本家儿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便是对卫气功能的归纳综合。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津润感化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感化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本家儿。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感化,是以说肾本家儿水,即能本家儿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心理功能,本家儿要包罗以下方面:①津润和濡养感化;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料。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别离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凡是归纳综合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罗: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罗: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表里、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布局的主要构成部门。
28.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罗三部门,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29. 十二经脉的走标的目的纪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0. 十二经脉交代纪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标的目的手指结尾,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结尾走标的目的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标的目的足趾结尾,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标的目的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当作阴阳相贯、如环无故的循行路径。
31. 十二经脉的分布纪律: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挨次是太阴、阳明在火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脸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摆列挨次,自内标的目的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32. 十二经脉的内外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经由过程经别和别络彼此沟通,构成手足六对“内外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内外、手足少阳与厥阴为内外、手足阳明与太阴为内外。相为内外的经脉别离络属于相为内外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33. 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尽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当作一个轮回。
《中医根本理论》重点总结五
1. 奇经八脉的本家儿要感化:①进一步紧密亲密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弥补。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紧密亲密,在心理、病理方面有必然的联系。
2. 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本家儿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3. 跷脉的根基功能:一是本家儿司下肢活动,可使下肢活动矫捷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切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主要支脉。经此外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归纳综合。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内外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当作为一“合”,共为“六合”。
5. 经别可增强十二经脉内外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增强十二经脉内外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6. 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结尾,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标的目的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本家儿司关节活动的功能。
7. 经络的心理功能:①沟通联系感化;②运输渗灌感化;③感应传导感化;④调节机能均衡。
8.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本家儿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9.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10.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11.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隔绝气机,毁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2.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3.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14. 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风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5. 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掉调为多见。
16.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转变影响病情。
17.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9. 瘀血病证的配合特点,一是痛苦悲伤,多为刺痛,把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当作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赤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碰头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0.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涵身分。
21. 邪气是发病的主要前提。
22. 影响发病的本家儿要身分:①情况;②体质;③精力状况。
23. 伏尔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24. 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呈现病证。
25. 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当即发病。
26. 实的病机特点:本家儿要表示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力强大,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猛烈,反映较着,可呈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力猛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示。
27. 虚的病机特点:本家儿要表示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虚弱,脏腑经络心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呈现较为猛烈的反映,可呈现一系列虚弱、阑珊和不足证候表示。
28. 真子虚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素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况。 表示:如脾性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削减,疲惫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缓和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鞭策无力而呈现的便秘。
29. 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素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况。 表示: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克不及四布,又可碰头色惨白,四肢厥冷,精力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呈现的腹泻;配偶科瘀血内阻呈现的崩漏下血等。
30. 正虚邪恋:斧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因为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缱绻难愈的病理过程。
31.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外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况的病理过程。
32. 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33. 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34. 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35. 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安好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36. 阴盛格阳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阻塞于内,强逼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彼此格拒的一种病理状况。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素质,因为格阳于外,可表示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示:如极端虚弱之虚寒证,在面青唇白,四肢逆冷,精力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根本上,俄然呈现面色泛红,烦热,口牵萝补屋,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便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标的目的阴阳离决成长之危沉痾证。
37. 阳盛格阴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克不及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况。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素质,但因为格阴于外(现实是阳气不克不及外达),可表示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示: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成长较重之时,又呈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便是阳盛格阴危沉痾证。
38. 影响疾病传变的身分:①体质身分;②病邪身分;③地区身分和天气身分;④糊口身分。
39. 既病防变包罗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路子、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 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41. 反治指驯服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本色,仍是在治病求来源根基则指导下针对疾病素质而进行的治疗。
本家儿要包罗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 塞因塞用:合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呈现闭塞症状的真子虚实证。
如贫血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大哥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43. 通因通用:合用于因实邪内阻呈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别离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式,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44. 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白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根本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非论何种原因所形当作,均应告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 “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恰当配用补阳药。
46. “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恰当配用补阴药。
47.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8. 随机应变—— “西海说神聊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中医根本理论》重点总结六
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涵身分。
2. 邪气是发病的主要前提。
3. 影响发病的本家儿要身分:①情况;②体质;③精力状况。
4. 伏尔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5. 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呈现病证。
6. 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当即发病医学|教育网。
7. 实的病机特点:本家儿要表示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力强大,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
烈,反映较着,可呈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力猛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示。
8. 虚的病机特点:本家儿要表示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虚弱,脏腑经络心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呈现较为
猛烈的反映,可呈现一系列虚弱、阑珊和不足证候表示。
9. 真子虚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素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况。 表示:如脾性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
少,疲惫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缓和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
久病,气虚鞭策无力而呈现的便秘。
10. 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素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况。 表示: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
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克不及四布,又可碰头色惨白,四肢厥冷,精力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
食积所呈现的腹泻;配偶科瘀血内阻呈现的崩漏下血等。
11. 正虚邪恋:斧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因为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难愈的病理过程。
12.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外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况的病理过程。
13. 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14. 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15. 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16. 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示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安好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17. 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阻塞于内,强逼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彼此格拒的一种病理状况。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素质,因为格阳于外,可表示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示:如极端虚弱之虚寒证,在面青唇白,四肢逆冷,精力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根本上,俄然呈现面色泛红,烦热,口牵萝补屋,言语
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便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标的目的阴阳离决成长之危沉痾证。
18. 阳盛格阴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克不及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况。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素质,但因为格阴于外(现实是阳气不克不及外达),可表示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示: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成长较重之时,又呈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
之象。便是阳盛格阴危沉痾证。
19. 影响疾病传变的身分:①体质身分;②病邪身分;③地区身分和天气身分;④糊口身分。
20. 既病防变包罗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路子、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21. 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22. 反治指驯服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本色,仍是在治病求来源根基则指导下针对疾病素质而进行的治疗。
本家儿要包罗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3. 塞因塞用:合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呈现闭塞症状的真子虚实证。
如贫血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大哥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24. 通因通用:合用于因实邪内阻呈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别离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
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式,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