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耳鸣?

声音通过耳朵传达到我们的脑部,然后被大脑进行分析。一旦耳朵有耳鸣的现象,我们听取的声音信息可能就会出错,人体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甚至影响睡眠质量。耳鸣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也是听力对适宜及不适宜的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耳鸣多伴有噪音感应,有间歇性,也有持续性。有单一频率窄带噪音或白噪音等多种表现。

一般来说,耳部传音装置 (如外耳道、鼓膜、中耳听骨、咽鼓管 )病变引起的耳鸣多为低音调,如轰轰、呼呼、通通声;感音装置 (如内耳骨迷路、膜迷路,尤其是骨迷路耳蜗部分)病变引起的耳鸣多为高音调,如蝉鸣、哨声等。耳鸣的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有刮风似的呼呼声,有机器响似的隆隆声,有蝉鸣般的唧唧声,或有的似虫鸣、鸟叫、流水声,以及哨声、铃声等等。

耳鸣有的发生在一侧耳,叫做单耳鸣;有的发生在双侧耳,称为双耳鸣。有的耳鸣断断续续,称为间歇性耳鸣;有的耳鸣昼夜不停,叫做持续性耳鸣。轻者安静时可听到,重者无论在工作、学习时都可以听到。   

基本上,耳鸣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成因,但大约可从以下推测其机制:

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能与杂音和噪音区别,后者检查者能听到,而患者也常能听到,目前常将耳鸣分类为他觉性耳鸣及自觉性耳鸣两类,他觉性耳鸣:除了患者本身听得到,他人也可用仪器甚至于用耳朵即可听到患者主诉之耳鸣声,这一类比例较少,他觉性耳鸣常见病因有血管性疾病所造成之脉动性耳鸣与肌肉性疾病(耳附近之肌肉)所造成痉挛性耳鸣;自觉性耳鸣:此患者较多,耳鸣声仅患者听得到,他人听不到,造成原因很多,只要在听觉传导路径中任何地方出现不正常即可产生此种耳鸣,包括外耳疾病、中耳疾病 、内耳疾病、听神经及 听神经传导路径疾病(如听神经瘤、脑干血管硬化等)、大脑皮质疾病等皆可产生自觉性耳鸣。

耳鸣性质可能是嗡嗡声、铃声、轰鸣声、哨声、嘶嘶声或500HZ~12000Hz鸣响(甚至更高)包括更复杂/复合的声音(例如:2000HZ 与 8000 HZ 同时鸣响),而这些声音始终在变,睡梦时可暂时获得舒缓,但是周而复始的吵杂声 (就像天天牙痛一样)压力可想而知。

它可以是间断性,持续性或搏动性(与心跳同步)。通常伴有耳聋。耳鸣产生的机制仍然不明,几乎是所有耳疾都能发生的症状,包括耳垢或异物所致的外耳道阻塞,感染(外耳道炎、鼓膜炎、中耳炎、迷路炎、岩锥炎、梅毒、脑膜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中耳肿瘤(如鼓室球体瘤和颈静脉球体瘤)、梅尼埃病、蛛网膜炎、桥小脑角肿瘤、药物性中毒(如水杨酸、奎宁及其合成同类药物,氨基糖苷抗生素,某些利尿剂、一氧化碳、重金属及乙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贫血、甲状腺功能灭退、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噪音性聋声创伤(爆炸性创伤)及头部创伤。

耳鸣的神经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听觉通道某一部分的异常变化有关。目前医生和生理学家正在耳蜗、听觉脑干、听觉皮层等不同部位寻找可能引起耳鸣的神经变化。现时已知道,与听力丧失相关的耳鸣并不产生于耳蜗或听觉神经,因为在很多此类病人施行听觉神经切断手术,并不能缓和耳鸣,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噪声性损害导致耳鸣是可以预防的,比如降低或控制噪声源,即将其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 85分贝 )之内。阻隔噪声的传播,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此外,还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 、C 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预防作用。   

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是,药物中毒也可导致耳鸣,从这方面也需要加以预防,比如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杜绝滥用,绝不多用,要避免共用两种以上易导致耳鸣的药物。可用保健类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如同时服用泛酸钙、维生素B族。另外,在用药期间应加强听觉监控,如有中毒迹象,立即停药。   

耳鸣常常伴有听力减退、头晕等症状,据统计,耳鸣患者中85%以上会听力减退,耳鸣可发生在听力减退前或听力减退后,也可同时发生,但有的耳鸣没有其它症状。耳鸣是耳部疾病中严重的一种症状,轻者影响的听力,严重时甚至会使人失聪,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答案整理自维基百科、蝌蚪五线谱)
  • 发表于 2013-10-08 00:00
  • 阅读 ( 682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