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振奋国民,曾经发表演讲,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们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现在,这句格言被引用的频率也相当之高,或者是因为它十分鸡血外加文艺小清新,不过怎么听起来就那么有道理呢?我们臣服于无意识的恐惧而丧失自己,这到底靠不靠谱啊?
一、先来看一个案例
A是一个成就动机很高的人,但是她又苛刻地厌恶这种高动机,并且努力抑制,在众人面前尽力表现出一个无为者的态度,然而事实上,她对成就是抱有幻想的,却常常因为自身的这种过分压制而丧失很多机遇。于是也会陷入一种自责的情绪之中。可遗憾的是个性标签一旦形成,在任何一个固定的圈子内都很难打破,即使更换一个全新的环境,也常常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拽回原来的行为习惯之中。
你可能会很疑惑,为什么她会选择压抑这种正常的渴望,掩饰原来的个性。但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倾向,有选择地把自己展示给他人。但这种“有选择”却让自己苦恼。
经过调查与自陈,我们发现在A的认知里,自己的外形并不出众,甚至认为低于平均水平,这是她的成长经历所赋予她的自我评价(在这里先不讨论这种评价是否符合事实,但通常都有失偏颇),由此也形成了较低的自尊。为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与合理,她为自己选择一个不瘟不火的个性,她总是对外宣宣称有趣胜过意义,并且在人前也表现的十分开明,但一旦远离人群她又会疑惑自己这些行为并不能给她带来享受,可这些行为似乎就是条件反射式的产生了。
或许是这样,她预见到了如果自己如果功利性极强,就会引起他人注意,被注意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增加了被攻击的可能,他人可能会谈到她的外貌,谈到“这么丑陋也想要成功”,或者是猜测她是“因为长得丑陋所以才追求成功的”,对于他人对她外貌的任何评价她都是敏感而无法承受的。为了尽量避免别人谈论她最不乐意被谈论的东西,她选择重塑性格,虽然这种方法十分迂回,或者收效微小。
二、一个经典的行为动机理论可以解释
赫尔的驱力理论,可以用来简要解释A隐藏那个自己成就动机高的自己,而在他人面前表现为“无为者”的原因。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P=D×H
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在以上情景中,我们可以认为,A掩藏成就动机的行为,是出于害怕成功、害怕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一连串“无法承受”,是一种“避害”的内部动机,重复这种“表演”则帮助她巩固了这种行为。
三、臣服于感受是无意识的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案例中的行为过程听起来是重重心机的产物,事实上却是一种鲜有意识参与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会躲避,会拖延,会伪装,并非害怕事件本身,而是害怕事件可能触发的感受,让我们承受不起,并且其中的过程很有可能是无意识的。
有研究表明,恐惧是被瞬间触发的。由于进化的原因,人类大脑“感知”到恐惧的时间只有14毫秒,而你触碰自己手臂后,大脑感知到这种触碰的时间则需要400-500毫秒,这也就意味着,你的身体在你的各种感觉器官综合并且让你认知到恐惧害怕之前,已经探测到它并且开始做出反应。有时我们会产生不详的直觉,它的存在并非超自然,而是一种神经传导产生的时间差。
在恐惧时,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脑内激素失调,人处于应激状态,总之会产生十分痛苦的主观感受。我们为避免这种感受,我们会变得莫名地无法自控、巧妙地成为伪装师、逃避者或者拖延症患者。
很多行为,是我们出于害怕害怕而进行的一定程度上的自我防御。
为了更好的证明这种恐惧感受的无意识性,介绍一个例证:
一位失忆症患者,海马体功能异常,在与一位护士握手时,被针头扎到。后来,这位患者遗忘了该事件,但始终不愿意同该名护士握手,但询问其原因却无法回答。
这说明,一旦一个刺激与一种危险信号或者恐惧感受建立联系(神经连结),它就很难消除,或者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淡忘”。
记忆并非完整的整块提取所有信息,而是将时间、方位、情绪、人物情景等零碎记忆拼凑起来的过程,记忆是一种重组,但这种危险神经连接不会通过正常的记忆伴随表现出来。而记忆是意识的基础成分,所以可以说,这种原始刺激与恐惧之间的那个联系是处在无意识之中的。
四、可以试着解释很多行为,然后改变认知
比如拖延症。有理论指出,部分拖延症患者实质上是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不能接受自己努力了仍旧不能取得完善的结果,害怕将不够完美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问题,宁可寻找借口,做着“只要时间充裕我便能做得很好”、“这样的结果只是因为我匆忙赶出来的缘故”之类的春秋大梦。
很多时候,一旦你存在这样的刺激—恐惧联接,你的大脑会自动根据你的经验为你匹配最安全的行为模式,以防止自尊受伤害、自我价值崩塌、最重要的是这些伤害与崩塌带来的消极感受。当你的行为被重复几遍,便很容易形成了一种行为或者交际习惯,形成新的神经联接,像一条沟一样越来越深,直至不可逆。
这同时也说明,只要通过稍加调整自己的认知,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当然我们有时也需要敬畏自己的直觉,非理性并不是没有理性,因为它可能是你生活的导师。
(作者:潘二妮)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