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精神病院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笔者有幸在硕士的学习阶段,在瑞德边境的一家私立精神病院实习,感触颇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见闻吧。

一、初见

第一天因为要从苏黎世赶火车去德国,大早上5点钟就得起来。虽然之前面试的时候来过了,但是仅限于跟老大和人事部沟通,时间也比较匆忙,也都没有留下印象。这次是真正要开始在这里100%地工作了。于是忐忑,加点没睡醒的迷糊,我拖着大包小包“进了”精神病院大楼。进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前台登记,“豪华”的装修,礼貌的接待,再加上自己的行李箱,于是我犯起迷糊来了,“嗳,我是来实习的嘛,怎么有点像在豪华度假村check in?”

二、架构

还沉浸在“度假”的兴奋中没反应过来,就立马被老大拖去参加早会。这是早上上班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跟护士和值班医生交接。与会人员就是我们的第一团队的成员了。整个团队,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对半分,保证每一个病人都配备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各一位。比如某位新入病人会被分配给我的“大老板”(精神科医生,并完成了德国家庭系统治疗的培训)和我的直系“老大”,(心理学硕士,并完成了德国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此外,团队中还有针对性的专业治疗师(FachtherapeutIn,他们除了接受心理学的培训外,还需要接受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比如舞蹈治疗师,音乐治疗师等为病人提供各种团体治疗。

三、病人的常规一天

每个病人每天的行程都满满的,会针对他们的情况而进行个性化的安排。作为实习生,在征得治疗师同意的情况下,我可以参加所有的团体治疗。以下是我的某一天,也可能是某位病人的常规一天。

四、结束语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可能性,具体的每一个团体体验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单独写文章分别介绍一下。其实很多专业治疗(Fachtherapie)不仅仅适用于单一症状的,比如艺术治疗对于抑郁,人格障碍等都是会参与的,并没有一定说只针对某种病人或者某种单一症状。我觉得德国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病人的尊重与关怀,不是把病人当成负担甚至犯人,而是真正从各个角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建立积极(positive)的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消除症状。

比如说我在之前提到的音乐治疗,就是通过听,唱,弹,敲,律动等等各种方式针对身心进行的一种疗法,而大量的大脑研究也已经表明,通过音乐的律动,比如刺激大脑的alpha波,能够达到身心的放松状态。再比如各种尊重的设置----良好的饮食,定期的活动,音乐会(concert),为家属做的各种教育和解说,也都是在建立相应的资源,这些对于病患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时候我们太专注于病人的症状了,觉得是精神病人啊,那就得赶紧消除阳性症状,可是对他们本身来说,这些建立资源的过程也真是很重要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国内的一些差别,为什么病人反复进入病院,因为家属或者各种家庭的矛盾并没有解开,他的阳性症状接触了,但是回去那个环境又要复发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精神病院是私立的,条件各方面还是比公立医院好很多,不过不妨借鉴意义。总体来说,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人性化(Menschlich)和对每个病人的尊重(Respekt)!精神病人只是病了,和感冒一样不应该歧视,而应该关爱。同时也万分感慨他们对于心理治疗的重视程度:病人们密密麻麻的安排表,和治疗师严密的培训背景(每一个治疗师在硕士学位之后都要求接受治疗师的培训,包括理论,上千小时的自我体验,临床小时积累和督导)。这当然也得益于他们的保险制度: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学派)在德国是保险报销的范围。

以下摘录一些病人的感悟,借此言与大家共勉:

“以前的时候你遇到问题情境是怎么样的?”

“缩成一团,躲起来。”

“现在呢?”

“现在我愿意勇敢去迎接,面对,解决。

一位女病人要离开了,她送了我们自己亲手做的书签。右下角的蜗牛是她来这里收获的体验之一,“人生不需要赶赶赶,可以慢慢来”。

(作者:丹丹,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苏黎世大学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硕士,目前为苏黎世大学博士生候选人,同时为系里的副研究员和助教)

  • 发表于 2015-06-07 00:00
  • 阅读 ( 464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