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是流传千古的中国道德教育故事,讲述的是孔融以各种解释,把最大的梨让给别人,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赢得了长辈的赞赏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我的童年。假如让我再回到童年,我将义无反顾地把每年过年长辈给我的红包统统收下,把去亲戚家做客时,桌上的零食任性吃完。我心里就是想要,尽管行为上表现得我很不喜欢,顾虑我爸妈就在我身边。收完红包,吃完零食,我依然是个么么哒的“好孩子”。
哎,还是算了,人是回不到过去的,还是看看发展心理学怎么看待“让梨”这回事。
一、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让梨”
根据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从4岁到7岁,幼儿的道德发展进入"他律阶段"。"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这个阶段孩子的道德发展特点表现在能遵从父母,长辈,老师等人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眼中,父母赞许的行为就是"对"的行为。如果父母告诉孩子大梨应该让给哥哥,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是"对"的行为;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而是因为他们认为"父母说的都是正确的行为"。他们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主观动机来判断的。
再根据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的观点,四岁左右的孩子道德发展处在"前习俗道德",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从奖赏和惩罚的角度考虑具体利益。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做出"让梨"的行为是为了避免受到父母的惩罚,或者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赞赏和喜爱,而不是真正的了解道德准则。
所以说四岁的孔融让梨这一行为,可能不是主观上的愿意,而是孩子道德发展表现出的特征。
二、“让梨”与“不让梨”有什么影响
“让梨”可否认是一种“美德”,但是“不让梨”也是人的天性,处在4岁这个年龄阶段让孩子做到礼让是困难的,他们还在完善“自我意识”,本能得想占有更多玩具和物品,把这些东西归纳为“我的”。孩子说“不想让梨”,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孩子的“勇敢”和“诚实”。这也是很难得可贵的品质。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分别选出50对成功人士和犯罪记录者,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两封信很耐人寻味,都是讨论分苹果的故事。一封信是监狱服刑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说我要大的苹果。妈妈听了责备责备我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小的苹果,大的留给弟弟。妈妈听了很高兴,于是把大的苹果奖励给我。从此我学会了撒谎。”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同样是分苹果,他的妈妈却说:“让我们来做个比赛,谁处理家里的杂草又快又好就能得到大苹果。”他很感谢他的母亲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自己努力。
同样是“孔融让梨”式的分苹果却导致不同的结果,孩子的早期道德教育对于日后的人格发展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有可能是成功,也有可能是犯罪。
三、那么究竟应该不应该“让梨”?
皮亚杰认为孩子大概从10岁以后,充分意识到如果一起游戏的人同意,正式的游戏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也即“自律阶段”。孩子的道德发展是一步步的自己认识发展的,不是一蹴而就。“让梨”与“不让梨”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上,他们对“道德”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再依赖于成年人的要求。同时,他们对“规则”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再那么绝对化,开始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采取“利己”还是“利他”行为,比如学会“分享”,把梨分一半给哥哥,这也是非常棒的解决方式。“沟通”和“爱”才是教育圣经。过多地干涉孩子的选择,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家长只能用引导而不是主导,应该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我的延伸,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作者:赖东辉)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