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1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就出台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我国于1995年也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企业不得向医疗卫生机构、孕产妇及其家庭赠送产品、样品或降价促销;医疗结构不得收受厂家为推销而给予的赞助、馈赠;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向孕妇和婴儿家庭宣传母乳代用品,不得将产品提供给孕妇和婴儿母亲等。从新闻来看,不该做的他们都做了,而该做的估计都没做,比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应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为孕妇、婴儿母亲和婴儿家庭提供母乳喂养的必要帮助与指导。
除此之外,上述文件中还有更强有力的措施: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禁止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传播媒介上进行母乳代用品的宣传,包括播放、刊登有关母乳代用品的报道、文章和图片。可傻子都知道,这些禁令全是空话,满世界都是奶粉广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膨胀的如此之快!
1、厂家为什么抢“第一口奶”?
厂家抢“第一口奶”只是其贪婪的营销手段之一,主要是因为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需要建立它的味觉感知,一旦习惯了某一品牌奶粉的味道就不喜欢吃别的品牌了,抓住新生儿阶段就可以锁定今后好几年的奶粉客户,所以很多奶粉厂商通过送试用装的方式诱使年轻的妈妈放弃哺乳。
有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不会吮吸妈妈的乳汁,或者力气不够大吸不出来。也有些剖腹产的妈妈一开始护理方式不科学,奶水跟不上(剖腹产率过高是另一需要强烈鄙视的问题),父母心疼孩子就喂上了奶粉。如果用奶粉喂饱了,孩子就更没有动力吮吸乳汁了。(咱形容费劲的时候喜欢说“吃奶的劲”,真不假。)而缺少了孩子的吮吸刺激,妈妈的乳汁分泌也会减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就只能“依赖”奶粉。
其实一开始少量补充应该是可以的,比如我的孩子是刚出生不久就送回产房开始吮吸,但确实是不太会吃。所以头一个星期我还给她补充了一点奶粉,后来她自己有力气也会吸了就换回纯母乳。需要解释的是,虽然她不太会吃,但还是尽量多吮吸,因为吮吸刺激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都有好处,甚至这种情感交流对婴儿的感知发育都有好处。
2、奶粉“成瘾”并不准确
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使用了“成瘾”作为标题,在我看来有博眼球之嫌。成瘾这个词有其特定的含义,包含生理性成瘾和心理性成瘾,但主要是指病态的依赖和戒断症状,比如烟草、酒精、毒品、网络都能成瘾。如果把正常的口味偏好也说成是“成瘾”,那可不可以说四川人对辣椒成瘾,山西人对醋成瘾,山东人对盐成瘾?婴儿对乳头的依赖是有的,所以才有了安抚奶嘴,但是对奶粉的依赖是真没有,它拒绝吃那是没饿,饿了啥奶都吃了。
3、奶粉破坏免疫力?
说奶粉破坏婴儿免疫力也是无稽之谈,孩子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主要不是来自母乳,而是胎儿期从母亲的血液中得到。这部分抗体大约能维持6个月,因此半岁内的婴儿很少生病。不可否认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免疫活性物质,但其免疫效力毕竟还是很有限,真正关键的免疫力一靠婴儿自己发育,二靠计划免疫。说母乳好,不能把母乳神化,也不能把奶粉妖魔化。
国内乳品的舆论环境已经是草木皆兵,打击商业贿赂,打击不正当营销方式无可厚非,但是也别这么吓唬老百姓,毕竟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吃奶粉的。临床上甚至出现过因为产妇出奶慢导致的新生儿低血糖,进而发展成脑瘫的案例。如果一刀切的抵制“第一口奶”,出了人命,谁能负责呢?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