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为什么能击败牛肉羊肉,在明清以后占据餐桌C位

有一种家禽,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西纪行》里的二师兄,在汉字“家”里有它的身影,它就是猪。在古代,猪肉受到牛羊肉的夹击,倍受曲解冷遇,无人问津,直到明清期间,猪肉触底反弹,强势逆袭。猪生五味杂陈,折射宿世事情幻。

那么,猪肉在汗青上的地位是如何的,它又为何可以或许击败牛羊肉,占有餐桌C位?

738b4710b912c8fc2c4c08b9f3039245d6882103.jpg

  • 宝宝心里“苦”

《礼记·王制》划定:“皇帝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太牢(注:古代祭奠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以牛羊猪为本家儿,少牢只有羊猪套餐。牛羊猪看似地位平等,实则非也。《国语·楚语下》明白指出:“皇帝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医生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猪的地位显然低于牛羊。《国语·越语》又载:“生丈夫,二壶酒,—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按照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惟,狗的地位都比猪高。

造当作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平易近间对猪肉的曲解。人们常以“正人不食溷豚”为由对猪肉嗤之以鼻,其实,这句话出自《礼记·少仪》,原文是:“正人不食溷腴。”意思是正人不吃形似人肠的猪肠,以示仁爱之心。后来援引注解时,呈现了差错,造当作耳食之言,曲解不竭。

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补刀:“凡猪肉苦微寒,有小毒。凡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猪肉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持久过量食用,导致肥胖痴肥,血管硬化,激发心血管疾病。李时珍指出多吃猪肉的副感化并没有错,只是受医学手艺的限制,对其致病原因用“小毒”笼统归纳综合。曲解很受伤,牛羊偷着乐,猪宝心里苦。

fd039245d688d43f72166f86721ed21b0ef43b03.jpg

  • 餐桌上的“辛酸”

牛羊猪之间的餐桌抢位之战,猪肉一度掉队。牛,体格健旺,顺应性强,性格和顺,可以或许帮忙人类从事农业出产,为此,汉朝将牛列入禁屠名单。《汉律》划定:“不得搏斗少齿。”元朝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重申:“农为牛本,有功于宿世。”牛肉逐渐淡出了肉类行列,王者的竞争现实上在猪羊之间睁开。

汉朝时,平易近间常有“千足彘(250头猪)”和“千足羊(250头羊)”的记录,猪羊豢养,不相上下。到南海说神聊朝,受游牧平易近族习俗的影响,养猪规模敏捷萎缩,《洛阳伽蓝记》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朝时,食羊当作为本家儿流。海说神聊宋《承平广记》记录了105道唐朝美食,此中羊肉占了47处,猪肉仅占12处。

在海说神聊宋,尽管“御厨止用羊肉”当作为祖宗家法,御厨天天羊肉消费量依然很高。宋真宗时有350只,宋仁宗时仍有280只,宋英宗降至40只。宋神宗为了节约开支,引进了猪肉。有一年,羊肉消费量是434463斤,猪肉只有4131斤,两者比例悬殊,猪肉难上餐桌。

海说神聊宋平易近间传播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平易近谣,羊的存眷度可见一斑。苏轼自己也是个羊肉控。他谪居惠州,发现了美食“烤羊脊”。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写道:“得微肉于牙綮间,如食蟹螯逸。”羊肉吃出蟹味,苏坡肉暗示各类不服。

8ad4b31c8701a18bbdb9ec3b912f07082838fe70.jpg

  • 味甘“咸”平

牛羊猪三种肉类,自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细微的不同,决议了餐桌王者的归属。肉类富含热量、卵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氮基酸等营养当作分,经常吃肉可以或许调节免疫,延缓衰老,强身健体。

牛肉,卵白质和氨基酸的构成,比猪肉更适合人体接收。《本草纲目》认为: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适合发展发育、病后保养的人群食用。不外牛在古代是受庇护的六畜,吃牛肉只是一种奢望。

羊肉,质地细腻,脂肪、胆固醇比牛肉和猪肉更少。中医指出:“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严寒,五劳七伤。”不外羊肉性温热,经常食用易上火,并且肉味较浓,是以,暑热季候、发烧和胃肠功能欠好的人群忌吃羊肉。

猪肉,具有骨细、筋少、肉多的特点,烹调之后味道尤为鲜美。猪肉性味甘咸平,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功能,出格适合体质孱羸、营养不良、产后贫血的人群食用。没有比力,就没有危险。相较之下,猪肉更接地气,you can you up。

11385343fbf2b211195a7b3ac58065380cd78e4a.jpg

  • “辣”么厉害

明初,猪肉迎来了春天。永乐年间,御膳菜单中猪肉用了6斤,羊肉用5斤,猪肉实现了反超。明末,光禄寺对宫廷一年牲畜消费进行统计,猪18900头,羊10750头。面临后发先至的猪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不得不认可:“猪,全国畜之。”

清朝,“猪强羊弱”的趋向日益较着。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举办大年节宴,食材中家猪和野猪肉破费90斤,羊肉仅用20斤。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5469万吨,消费量5595万吨,人均消费约40千克,是羊肉产销量的十倍。猪肉无疑当作为了餐桌的王者。

728da9773912b31b9f3e335d8918367adab4e170.jpg

  • “甜美”的隐情

猪肉得以正名,是诸多身分配合感化的成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全国生齿近六万万,清末,生齿猛增至4.3亿。在有限的地盘上,只有出产更多的食物,才能知足兴旺供给需求。生齿的过快增加,发生人畜争地的矛盾。解决方式唯有养殖业让位农业,这一事实直接导致前者的式微。

猪具有耐粗饲、可圈养的特点,在地少人多的明清期间,显得尤为主要。难能可贵的是猪粪作为肥料,能为地盘弥补有机肥。清朝文人蒲松龄在《养蚕经》中坦言:“岁与一猪,使养之,卖后只取其本,一年积粪二十车,多者按车给价,少者使卖猪赔补。”就是说猪粪积肥不仅能补助家用,还可以包管农业出产,形当作了农牲口产的良性轮回。蒲松龄强调“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耕田之要务。”养猪在那时凸显出较高的性价比。

c75c10385343fbf23b585857bf7eca8065388f4a.jpg

养猪的优势,倒是养羊的软肋。羊以高纤植物为饲料,据《沈氏农书》记录,江南地域养11只山养,需要一万五千斤饲料,此中自采桑叶千余斤,草叶饲料各七千斤需要外购,总共破费六两银子,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同样的豢养前提下,猪产肉率较着高于羊。有记录显示:“豕,邑产皮厚而宽,有重至二百余斤者。”而“羊之大者不外五六十斤。”况且猪的滋生率远胜于羊,明朝史料称:“母猪一胎可育仔十四头。”调集浩繁长处的猪肉,适应时代成长,切近平易近生需求,奠基了中餐肉类C位的宝座。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礼记》《国语》《礼记》《本草纲目》《汉律》《洛阳伽蓝记》《承平广记》《养蚕经》《沈氏农书》

文字由汗青大书院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发表于 2019-12-16 02:00
  • 阅读 ( 80 )
  • 分类:其他类型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