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裤腰为什么这么高?

为什么前几代中共领导人的裤子都提的那么高?尤其以毛主席和江总书记的夏季便装影像,最能给只接纳当代审美标准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对此,民间流传的“官阶越高,裤腰越高”也只是一种带有“传统礼制等级”色彩的阐释。

其实,高腰西裤/西便裤几乎是全球政客——几乎都是55岁以上男性——的Dress Code。相对女士时装“时髦”定义以季度计的快速变动,男装设计元素的变动则缓慢的多,伦敦时装学院的首席讲师肖恩?科尔认为“男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通过时尚人士的筛选,再渐渐为大众接受。”

正如改革开放前的国家领导人着中山装、穿西裤所显示的那样,西裤比严格意义上的西式上装流行范围更广。现代西裤的定型者,一般被认为是乔治“花花公子”浦鲁马(George “Beau”Brummel)。这位在拿破仑战争时代于英军中服役过的最早“时装教皇”,修改了英军第十轻龙骑兵团的长马裤。新裤子很快取代了及膝的半长裤和丝、毛织长袜的共同组成的正装裤——让男人显得妩媚的传统正装裤,和法国大革命所开启的全民义务兵役制并随之而来的尚武风气格格不入。

浦鲁马的变种马裤不仅是19世纪早期的裤子模版,地位也逐渐从休闲裤升格,至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已经成为正式场合中的礼裤。我们如今依然能从英国王室成员在重要场合的衣着嗅到19世纪的味道。

查尔斯王子的裤子提到哪里?从马甲的皱褶推测,大概也高于肚脐。但正因为有马甲遮盖,看不到“抹胸裤”的效果。

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迅速将正式场合中的服装西化,激进又雷厉风行的服装改革就发生过这一次,至今无论是宣誓就职,还是参拜靖国神社,保守的日本政客都依然穿着100多年前学来的英国外交官服装风格的晨礼服和条纹长裤。

自有西裤以来的时尚传统是裤子的上端要匹配穿着者“自然腰部(natural waist)”。“自然腰部”是理想身材下胸部和臀部之间的身体最窄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腰——如果你有的话。西裤的设计就以此为据,裤子正好提到“自然腰部”或稍低于它。而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担任时装设计课程总监的格罗夫斯先生,为西裤的穿着原则设立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不要暴露袜子及腹部。

在传统和标准的双重约束下,胖子穿着系皮带的西裤而非背带裤的话,或许就会非常尴尬。自然腰部已毫无踪影,原本躯干部围度最小的地方变成了半球状的肚腩,裤腰若提到此肚腩下半弧线某一位置上,将不可避免的滑落。因此只能选择提到被称为“自然腰线(natural waistline)”的位置——这个事实上身体最窄的部分已靠近胸部,西裤“挂”在此处,就有了“抹胸裤”的效果。

为了给男裤裁剪提供大数据的决策依据,英国德本罕百货公司的男装部门,曾经开展过一次裤腰高度与年龄的调查活动。

调查发现,不知晓时尚为何物的12岁以下男孩,裤腰差不多提在自然腰部那里;到了叛逆的青春期,男孩的裤腰整整下降了5英寸,总喜欢露出几寸内裤出来。当他们告别松垮的牛仔裤陪伴的青春期步入职场时,正装的裤腰正好卡在身材标准者的自然腰部上。人到中年后,皮肤松弛,身材也往往开始横向发展,于是裤腰开始一寸一寸地上升,至57岁时——正好是年富力强的政治家的年龄——裤腰在腰部以上5英寸,只比腋下低7英寸——那而才是他们躯干围度最小的地方。看上去,人的一生里只有很短的时间才会把裤子穿对地方。

然而另有资料表明,前述英国百货公司的调查实际上存在一定偏差,因为有人宁愿在“自然腰部”位置勒紧裤腰硬扛,也不愿将裤子上提。20%的老年男性会忽视自己的身体形状变化,让裤腰远低于“自然腰线”,而不是购买一个裆部尺寸更大的裤子。

不过,西方政要的身材,在电视出现后,整体上却是与时代潮流“逆行”的,在国民普遍身材走样的同时,西方政要的身材却没有与时俱进。一般而言,国家元首不由普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国家,如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国家领导人更容易出现丘吉尔式的大胖子,如德国的科尔、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国家元首直接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其国家领导人通常会有不错的身材,比如美国、法国最近几十年很少出现身材臃肿的国家元首。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而公众印象中,毛泽东、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与“抹胸裤”挂钩,首先是因为其年龄与肥胖的身材,当身着白衬衫与西便裤组成的夏季便装时,没有春秋冬时的外衣遮盖,导致“抹胸裤”直接暴露在影像资料中;其次,或许也与他们性格较为外向率性有关,譬如有些形象较内敛的国家领导人在穿西装时,其实裤子位置可算内置式“抹胸裤”,但脱去西装时,会将衬衣下摆放在裤外遮挡,而且偏爱深色短袖衬衣(下图)。

除此之外,东亚人的身材比例,也为裤腰继续提高填了一把柴。英国拉夫堡大学两位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了一篇名为《腿长,身材比例与健康》的论文。他们用各大陆居民作为对象,利用坐高比(坐高与站高之比)的概念,统计了不同人种的腿部长度差异。

研究显示,包括了绝大多数黄种人在内的亚洲人坐高比,基本在各个年龄段压倒其他人种。这意味着黄种人的腿相对短小一些。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大腿与小腿的比例依然是黄种人最大,与健美的腿的标准正好相反。

按照演化解释,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古代农业的发达程度相关,而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追猎的东非人,自然拥有较长的腿和最好的腿部比例,至今也得益于这种生理结构不断摘得长跑运动的桂冠。

因此,中国人的着装西化后,首要问题是裤腿偏长。代表着西方审美观念的西裤,以腿长者穿着效果最佳,为了向这个审美方向靠拢,裤腰提的高是让腿显得长的一种妥协办法。

对于肥胖的中老年东亚领导人而言,穿着西裤而避免用高腰裤的话,能选择的似乎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香港演员“肥猫”郑则仕的中低腰背带裤。

然而,在1949年后至改革前的文艺宣传中,背带裤往往和雪茄、金丝眼镜一起成为帝国主义者、大资本家和汉奸买办形象的标配,它无可避免地具被政治符号化,以至于不能像西装领带一样在1980年代获得公开“平反”。另外,背带裤也无法与当时的制式服装中山装搭配。

“抹胸裤”成为毛泽东、金日成等社会主义国家老一代元首唯一的选择后,它似乎是对本地区历史的致敬——提到胸口的裤腰是有历史渊源的。明代中后期的革带因为使用大量的金、玉、乌角等装饰品,变得十分宽长,故不再具备束腰的功能,只能穿过衣服腋下的带袢“挂”在衣服上。呈现出革带前面部分搭到胸口上的情况,这一图景,我们可以在戏剧和古装韩剧中见到。

  • 发表于 2014-03-01 00:00
  • 阅读 ( 3431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