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流行四轮车?

这个问题更精准的提问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流行四轮畜力车?

实际上,中国古代是有四轮畜力车的,但是相对于两轮畜力车,四轮车的流行范围和数量都很小。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没能解决四轮车的转向问题。

与我们通常认为“两轮车比四轮车构造简单”这种想法并不一样,在现实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四轮车甚至要早于两轮车的出现。在两河流域、欧洲的考古发掘均表明,大约公元前4000年就已经出现了四轮车。这种车一般是用来驮拉货物,而且因为一系列技术特点只适合牛来做牵引畜力:四轮的车比较笨重,车轮是实心的,车身也比较大。这种车子可以承受较多的重量,但无法经受高速运行。当速度加快时,车子可能会失去重心而翻倒;车轮容易破裂;特别是装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无法做到高速转弯。这样的车轮很适合用牛来拉,因为牛耐力强,但速度慢。直到两轮车和车辐技术出现,车的重量与灵活性都有了大幅提高,马这种耐力小速度高的牲畜才做为牵引车的主要畜力。

车辆的转向灵活度在转向技术发明前,与车的轮轴技术有很大关系。在欧亚大陆的西部,早期车轮的形式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车轮是与车轴固定在一起的,车轮中间的孔呈正方形,车轮与车轴一起转动;此类车轮主要分布在瑞士及德国西南部,在地中海及大西洋沿岸也有发现。第二类车轮被安装在车轴上转动,车轴本身则是固定在车底下不动的,车轮上的孔呈圆形;此类车轮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东欧草原及欧洲西北部。这两种技术哪一种更早并没有定论,但从车辆之后的发展历史看,第二种成为了技术主流。两个轮子各自独立绕轴旋转的轮轴技术应用在双轮车上可以让车辆在高速运动中轻松地转弯,这使得车辆更加灵活,于是双轮马车走向战场,成为古典时期各主要文明的主要作战工具。

现位于奥地利克拉根福的罗马帝国时期的浮雕表明,当时的四轮马车已经有了转向机构,但是是否和后来的技术有承接关系,学者们无从考证。根据当时拉丁语中有关车辆技术的词汇大量来自凯尔特语的现象,学者们认为公元前1世纪左右凯尔特工匠们就已经发明了可转向的前车桥技术。这项技术的意义是,四轮车的四个轮子不在只是固定在两条平行线上,因为这使得单侧的两个车轮永远都只能在一条直线上,无法转弯;而可灵活转动的前车桥将一个四轮车分成了两个两轮车,前后车轮都能实现转向。但是随后到来的中世纪,这项技术似乎很大程度上失落了。到了12世纪,意大利的罗马人再次重新开发了可通过轴转动的独立前车桥的四轮车转向技术,再加上金属弹簧或者皮带等方式的悬挂技术出现,四轮马车的灵活度和舒适度都大大增加。此后,在欧洲频繁的战争中灵活的四轮马车成为辎重运输的主力:它运量大,转向灵活,还有简单的悬挂系统,是军队运输最理想的工具。四轮马车大量生产既满足军事需要也满足民用需要,于是很快普及开来。

中国的马车一开始就以十分成熟的形态出现在考古遗迹之中:在殷墟二期、三期遗址中我们能够看到独辕双轮双轭的车,这种车的形态在车辆技术史上都已经是非常稳定的成熟型态,它与同时期稍早的赫梯人、埃及以及欧洲人的双轮车都十分相似,比较独特的是中国的车轴位于车厢中部,而西方的车轴多位于车厢的后部。然而我们在更久远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只能发现车饰、马饰遗物,还没有发现完整的车辆遗存,所以我们仍不清楚殷周时期的双轮马车到底是中国本土独立发展起来的还是自两河流域、中亚传播到中原地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国最早的文化遗址中,四轮车并未像在西亚欧洲的文化遗址中那样与双轮车并行存在。中国的车辆技术在两轮的大路上一直发展下去。在较晚的书画作品和技术图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的四轮马车出现,但是它的四轮与西方最早的四轮车一样两个车桥都是固定的,没有前转向架,因此也只是用来拉货的四轮平板车,没有发展出后来的四轮乘用车。

(作者:齐群)

  • 发表于 2015-07-28 00:00
  • 阅读 ( 547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